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天天速看料】通江优秀乡村女教师何倩:拄着双拐躬耕三尺讲台育桃李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4-27 18:42:44

中国网4月27日讯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书春秋。现任教通江县至诚镇药洪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校教科室主任何倩秉承一名教育人的信仰与情怀,带着伤痛躬耕讲台,拄着双拐舍不下学生。她用—颗丹心,一生秉烛铸师魂,她春风化雨的榜样作用,润物无声的师者风范,值得推崇,令人感动。2018年,何倩被通江县新场镇中心小学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19年荣获新场镇中心小学“优秀教师”称号,同年被通江县教科体局评为中国工商银行“烛光计划”优秀乡村班主任。


(资料图)

何倩的左脚打着石膏,左手拄着拐杖,身体略微倾斜显得有点吃力,右手保持向前的姿势指导学生课堂知识,孩子们全神贯注听她讲解。是什么让她这样执着、坚守?

意外受伤坚持教学,朴实执着铸就教育梦想

2023年2月20日早上,何倩因赶车上学在路上不小心崴了左脚,她强忍着疼痛赶到药洪小学,心中放不下的是学生和自己的教学任务,就这样坚持上了一周的课后何倩发现左脚越来越疼,到县人民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显示:左侧腓骨远瑞骨皮质不连续,周围软组织肿胀;提示骨折所致。意外的骨折导致何倩疼痛难忍,每天三点一线:医院、教室、宿舍。

何倩来自通江县龙凤场镇,一直以来,这位乡村教育的“女汉子”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倔劲。小时候在老家砍猪草喂猪,就是一把好手,手受伤了贴上药片又继续干活,凡事不畏艰难,兢兢业业。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执教过龙凤小学、涪阳镇中心小学、新场镇中心小学、至诚镇药洪小学。工作期间,勤奋学习、努力上进,科学管理,所带的班级学习成绩均名列前茅,她也多次受到学校表彰。

用责任坚守平凡,用爱心启迪心灵

2009年,何倩怀揣着对教师职业的深深热爱,走进乡村小学,在通江县龙凤场镇长岭小学负责语文教学,并担任班主任。那期间,每天早上她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提前把门窗打开,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放学后检查完所有的门窗、物品才放心离开。有时候教室里的门窗、桌凳坏了,自己想办法亲自修理。她以校为家,在生活上,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孩子,时时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注意健康;学生生病、受伤,她心急火燎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送去就医。无论课外活动还是班级大扫除,她都加入其中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寒来暑往,朝夕相伴,一直陪着学生成长。

十多年的教学生涯,让何倩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在担任班主任的十二年间,她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何老师在教学中发现,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很强,只要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班上有位叫杨羊(化名)的同学身体残疾,他父母年老,家里生活困难,在校常被同学欺负,情绪一度低落,产生了厌学逃课的行为。何老师通过教育、引导、鼓励、表扬、家访等方式,让他重新找回自信,改正了缺点,还努力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何倩在三尺讲台上,用责任坚守平凡,用大爱启迪心灵,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着绚烂的光彩,在育人的实践中收获着别样的幸福。在通江县新场小学任教期间,孩子们被她的爱心、责任心、耐心感动着。学生们商量一定要给何老师一个惊喜,以回报她的辛苦付出和悉心培养。自习课时,当何老师走进教室的一刹那,被孩子们的祝福声包围着,现场还有暖心的生日蛋糕。何老师当时格外激动也感慨良多,为了孩子们,她真的记不清自己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同时她又有点责怪,“孩子们的心意我领了,以后不要再做出这么出格的事情了啊”。学生们幸福的笑着。她也百思不得其解,这帮孩子竟然“神通广大”,连老师的生日都记得那么准。

教学路上任重道远,无私奉献弘扬师德师风

何倩秉承立德树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爱岗敬业。2018年12月被通江县新场镇中心小学评为“高段作文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9年3月被通江县新场镇中心小学评为“优秀教师”;2019年8月被通江县教科体局表彰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何倩潜心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2018年何倩写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探究》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在工作中她牢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训言,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作用,积极主动参加学校的“师徒结队帮扶”活动,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在钟青老师的指导下,2020年春何倩公开课《草原》获得校级一等奖。

何倩非常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即使拄着双拐,在岗坚持教学,也不忘加强同学们的作业批改和自身的学习。她不断拓展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与时俱进。她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无私奉献。她常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要以春蚕的精神、蜡烛的品格,去追求教书育人的社会价值。(王智平 曾喆)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