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劳动法的婚假规定大概是几天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2-14 13:23:07

劳动法的婚假规定大概是几天

很对快要结婚的人都会想要了解关于婚假的法律规定,那劳动法的婚假规定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推荐的劳动法婚假规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劳动法的婚假规定大概是几天1

劳动法的婚假规定

1、国家规定的结婚年龄是几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第六条规定: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能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能早于二十周岁。

2、几岁算晚婚,假期有增加吗

男性满二十五周岁,女性满二十三周岁,初次结婚就是晚婚。晚婚公民,除了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以外,还有晚婚假7天。在婚假期间如果遇到法定节假日就延长。

3、晚婚假是否要两方都符合才可以享受

晚婚假不是要求双方都要符合晚婚条件,只要职工本人符合条件就可以。

4、再婚还有婚假吗

再婚和初婚是一样的,用人单位应该一视同仁,给予同初婚者工一样的婚假待遇。

5、婚假期间工资支付的规定是什么

在职员工依法享受婚假,丧假,探亲假等假期期间,用人单位要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假期工资。

如果劳动合同有规定的,就按照不低于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来定(就是劳动合同中有规定劳动报酬的,以此报酬的标准为基数)。如果是集体合同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的,就按照集体合同标准来定。

如果职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那就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来确定。

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没有任何约定的,婚假期间的工资计算基数统一按照劳动者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来支付。

婚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如果是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除了享受规定的最多3天的婚假外,晚婚会额外得到7天假期的奖励。如果晚婚者在城镇里居住但是没有工作的,或者是私营企业的老板,一般由居委会或者镇政府给予相应的晚婚奖励。如果晚婚者是私营企业的雇员,老板也应当给他们婚假,假期时间和在国有企业一样。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新劳动法婚假规定是一个指导性的规定,具体适用起来则根据《计划生育条例》中的详细规定。

二婚可以休婚假吗

1、如果是按照法定结婚年龄,女二十周岁,男二十二周岁结婚的,可以享受3天的婚假。

2、如果符合晚婚年龄女二十三周岁,男二十五周岁的",可以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如果结婚的时候男女双方不在一个地方工作的,可以根据路程的远近,另外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再另外给予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二婚可以休婚假吗,二婚公民可以享受法定婚假,但是不能享受晚婚假。

劳动法的婚假规定大概是几天2

一、劳动法婚假规定婚假有几天?

《劳动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条规定:“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新劳动法婚假规定就这一条,所谓法定,就根据根据《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4、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5、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二、带薪婚假工资计算

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

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的规定,婚假期间的工资应当按这样的原则确定:

(一)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